国会一些议员于2008年表达了对于在2009财政年度采办第10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船的兴趣,此举意在满足海军陆战队提高两栖运输能力的需求。海军提议的2009财政年度预算并没有要求为第10艘LPD-17提供预算,相反,这份预算案要求结束LPD-17的采办。
2008财政年度,海军刚刚采购了第9艘LPD-17。海军提交的2009财政年度预算要为LPD-17计划收尾费用提供1.032亿美元。
海军计划的313艘舰船的舰队建设目标,要求包括31艘两栖舰船,其中LPD-17要有10艘,海军陆战队则指出,必须要有33艘两栖舰船,其中LPD-17要有11艘才能满足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运输需求。
采购第10艘LPD-17在海军的2009财政年度无预算需求清单(Unfunded Requirements List URL)上是第2项,在海军陆战队的2009财政年度无预算需求清单上是第1项。要在2009财政年度完全为这项采购提供预算的线财政年度无预算需求清单都指出,金额将达到17亿美元。国会在2008财政年度国防预算中,为第10艘LPD-17的先期采购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预算。
2009财政年度国防拨款法案的折衷版(H.R. 2638/P.L. 110-329 2008年9月30日)为在2009财政年度采购第10艘LPD-17提供了9.332亿美元的预算。这艘舰的采购将采用预算分开的方式(比如说,分两年逐渐投入预算),余下的舰船采购费用将于2010财年提供。
国会在这份报告强调的主要议题是:是否在海军造舰计划之外采购LPD-17。这份报告强调的另外一个相关的议题是,现在的两栖运输能力目标是否恰当。国会在这些问题上的决定将影响到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预算需求和能力,以及造船工业的发展。
两栖舰船是四种主要战斗舰船之一,这四种舰船确定了美国海军的规模和结构。其它三种分别是潜艇、航空母舰和水面战舰(例如说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濒海战斗舰)。
海军的两栖舰船是由船员来操作的。海军两栖舰船的主要功能是运送美国海军陆战队及其装备和补给到遥远的作战区域,让海军陆战队在这些区域实施岸上远征作战。两栖舰船有服务于陆战员的居住舱,放置陆战队直升机和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的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放置和发送陆战队登陆艇用的船台甲板,以及存储陆战队轮式战车及其它作战装备和补给用的存储舱。尽管说两栖舰船是设计用来支持海军陆战队实施登陆作战,打击敌对军事力量的,但是它们也可以用来支援海军陆战队在所谓的自由或者说友好的态势中,没有敌对力量的环境中的登陆行动。
两栖舰船具备宽大的存储空间,能够使用直升机和登陆艇来运送人员、装备和补给,从船到岸,而不需要港口设施,这使得两栖舰船可以用于多种战斗和非战斗行动。两栖舰船及其上载的海军陆战队部队可以用来发起和实施:
两栖舰船及其上载海军陆战队部队可以用来维持前沿部署的海上存在,用于威慑、确保安全以及维护地区稳定。
尽管自从朝鲜战争以来,海军陆战队并没有实施过一次针对敌对军事力量的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但是海军陆战队官方称,从1990年到2008年4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共实施了85次其它类型的两栖行动。此外,一次两栖登陆的可能性也可以产生战术上的好处,甚至是在登陆行动也没有实施的情况下。举例来说,1991年波斯湾战争中,美国海军两栖舰船位于波斯湾,上载17000名海军陆战队员,这牵制了伊拉克用于海岸防御的几个师。这几个伊拉克师的存在对于来自沙特阿拉伯,正向北部进发的美国领导的盟军地面部队来说,一点威胁也没有。
美国海军两栖舰船的命名是以字母“L”开头的,这主要是由于其功能:两栖登陆。海军的两栖舰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大甲板两栖攻击舰,命名为两栖攻击舰(包括LHA和LHD,前者主要用于协助攻击和机降;后者强调登陆能力),看起来像中型航空母舰;第二种是小一些(实际上吨位也很大)的两栖舰船,命名为船坞登陆舰(LSD)或者两栖船坞登陆舰(LPD),这种舰有时候也称为小甲板两栖舰船。两栖攻击舰拥有宽大的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能够配置和操作数量众多的直升机和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而船坞登陆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要小很多,所能配置和操作的直升机数量要少很多。两栖攻击舰,作为更大的舰船,独立装载的陆战队员和装备一艘来说要比船坞登陆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多很多。
一定的时候,海军的一些两栖舰船,会和海军的其它舰船一样,前沿部署到不同的海外作战区域。前沿部署的美国海军两栖舰船通常采用远征打击大队(ESG)的形式。一个远征打击大队通常包括三艘两栖舰船,其中一艘为两栖攻击舰,一艘为船坞登陆舰,以及一艘两栖船坞登陆舰。这三艘两栖舰船组成了一个两栖待机大队(ARG),可以装载一个陆战队远征队(MEU),其中包括大约2200名陆战队员、他们的飞机、他们的登陆艇、他们的战斗装备以及大约15天的补给。
除了两栖待机大队及其上载陆战队远征队,每个远征打击大队还包括三艘水面战斗舰(其中一些或者全部都装备有战斧式巡航导弹)、一艘攻击潜艇、以及可能一架以上的P-3远程陆基海上巡逻飞机。远征打击大队是设计用来进行独立部署,实施海上打击的部队,但是它们也可以与航母打击大队(CSG)一起行动,组成更大规模的海上特遣部队。美国海军有两到三个远征打击大队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前沿部署。
有时候两栖舰船也会进行单独的部署,主要是在低威胁行动区域,特别是与其它国家一起实施和平时期接触活动或者对小规模突发事件做出响应。在这种部署中,一艘两栖舰往往是新的海军编组——全球舰队基地站(Global Fleet Station GFS)的核心。海军于2006年发布了全球舰队基地站概念,现在正在全世界特定的地区实施这一概念,包括加勒比海、几内亚湾、非洲西部海岸等。一个全球舰队基地站的核心由一艘两栖舰船或者一艘高速海运船组成,向一个关注地域进行前沿部署。较小一些的海军舰船,比如说濒海战斗舰,可能与这艘核心舰船一起行动。海军称全球舰队基地站为:
是一个长久的海上基地,从这里指挥官可以在其地区性的关注地域协调和运用可调整的部队编组。全球舰队基地站主要的聚焦在零阶段修整行动、战区安全合作(Theater Security Cooperation)、全球海事感知(Global Maritime Awareness)、以及与反恐战争有关的任务,全球舰队基地站提供了一个通过联合、多机构和多国各方,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来加强地区海事安全的手段。
“黄蜂”级(LHD-1)7艘:于1989年至2001年间服役,每艘排水量大约40500吨;
“塔拉瓦”级(LHA-1)3艘:于1976年至1980年间服役,每艘排水量约为40000吨;
“惠德贝岛”级/“哈珀斯·费里”级(LSD-41/49)级12艘:于1985年至1998年间服役,每艘排水量约为16000吨;
“圣安东尼奥”级(LPD-17)级4艘:首舰于2006年服役,每艘排水量大约为26000吨;
“奥斯汀”级(LPD-4)级6艘:于1967年到1971年间服役,每艘水量大约为17000吨。
海军陆战队两栖运送方面的目标是,拥有一支具备充足的联合运送能力,能够同时运送两个陆战队远征旅的突击梯队的两栖船队,或者称为为2.0 MEB AE。海军陆战队提出的这个目标,实际上反应了海军陆战队部队在美国地区战争计划中的相关职责。
一支陆战队远征队是一种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由14484名陆战队员及其装备和补给组成。一支陆战队远征旅的突击梯队是陆战队远征旅向岸推进的首要部队。后来向岸推进的剩下的部分称之后继突击梯队(AFOE)。海军陆战队条令要求突击梯队由两栖舰船向岸发起突击,要求后续突击梯队从生存力较弱的由军事海运司令部控制的海运船(比如说货船)上发起突击。陆战队远征队的突击梯队由10055名陆战队员及其装备和补给组成。
必须经由国防部长通过的两栖运送目标,自从朝鲜战争以来就已经改变过很多次了,反映出了战略上或者预算环境的变化。1991年,当冷战正在结束的时候,这个目标就发生了一次改变。最近的一次改变是在2006年,目标从2.5 MEB AE减少到了2.0 MEB AE。表1列出自1980年以来的两栖运送目标。

在讨论现有的2.0 MEB AE的两栖运送目标时,“突击梯队”常常为了方便而省略。即使现在的需求仍然是涉及到陆战队远征旅突击梯队而非整个陆战队远征旅。
海军陆战队官员指出,2006年之所以要把两栖运送目标降低到2.0 MEB AE,是因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还计划组建一支全新的由14艘下一代海上预置部队船组成的部队,这支部队称为未来海上预置部队,或者是MPF(F)。由14艘船组成的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中队,将包括3艘改进型LHA/LHD舰和11艘海运船(比如说货物运输),将可以把另外一个陆战队远征队输送上岸。和两栖舰船部队不同的是,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中队将不会从事攻击性的船运活动,这支部队中的海运船生存力和自我防御能力都要比海军的两栖舰船要弱得多,因此,不太适应在强力进入行动中使用。然而,未来海上预置部队的船只总体上要比海军的两栖舰船要便宜得多,他们可以规划用来长期在关注战区内的海上进行预先部署,在返回港口进行维护之前。海军的两栖舰船部队和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中队一起将可以提供3.0 MEB AE或者说30165名陆战队员及其装备和补给的运送能力。
海军陆战队指出,2.0 MEB AE的两栖运送目标转换成两栖舰船的数量为33艘,其中包括:
海军陆战队是这样解释他们如何将2.0 MEB AE的运送需求转换成33艘舰的数量需求的:
1、根据海军现有的两栖舰船的运送能力,每个陆战队远征旅突击梯队需要19艘各型作战两栖舰船来运送,其中6艘艘两栖攻击舰、7艘“惠德贝岛”级/“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以及6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
2、为了实现更多地受到财政限制的目标,海军陆战队将19艘舰船的目标削减到了17艘:5艘两栖攻击舰,7艘“惠德贝岛”级/“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以及5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这样的运送船队规模力量有限,陆战队远征旅突击梯队将不得不把其车辆的11%转交给突袭后续梯队,这提高作战行动的风险。这17艘舰船的部队目标于2007年中向海军提出。
3、为了实现受到财政限制的目标,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于2007年同意将共17艘舰船的规模减少至15艘作战舰船,每一种舰船5艘。依据这种规模,陆战队远征旅突袭梯队20%的车辆和12%的物资都将要交给突袭后续梯队,这无疑使作战行动的风险更加严重。
每个陆战队远征旅突袭梯队需要17艘两栖作战舰船,然而,根据现有的财政状况,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已经同意使用仅仅15艘舰船运送陆战队远征旅,限制突袭梯队,从而承担一定的作战风险。
表格2所示的是,两栖运送五个部分占的空间以及仅用17艘或15艘作战舰船来运送陆战队远征旅突袭梯队是如何导致其车辆和物资要交给突袭后续梯队的。

如果每个陆战队远征旅突袭梯队的运载需要15艘作战舰船的话,那么两个陆战队远征旅突袭梯队的运载就需要30艘作战舰船:10艘两栖攻击舰、10艘“惠德贝岛”级/“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以及10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海军陆战队指出,按照舰船的维护需求,如果要维持一支由30舰船组成的舰队,那么总体的准备数量要提高15%。这样要运送两个陆战队远征队的突袭梯队,海军需要34.5艘两栖舰船,每一类需要11.5艘。海军陆战队由此权衡之后提出了33艘舰船的目标需求(每一类11艘)。
表格3所显示的是,海军陆战队指出的它将需要的两栖舰船总体数量的三种情况:一种是运送2.0 MEB(现有目标);二是运送2.5 MEB(1991年到2006年的目标);三是运送3.0 MEB(更大的目标,现在通过联合使用两栖舰船和未来海上预置部队舰船的现有目标)。海军陆战队使用15艘、17艘或者19艘作战舰船来运送陆战队远征旅突袭梯队的情况,还包括要求一定的数量以满足舰船正常维护的需要。

海军陆战队现在正在执行一项计划,将其现役总兵力从2007财年底的约180400人提高到2011财年的202000人。海军陆战队的总兵力就和两栖运输目标一样,随着时间的推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海军陆战队总兵力的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两栖运输目标也要发生改变。今年海军陆战队官员在谈到两栖运输目标时,并没有提到海军陆战队总体兵力的变化需要提高两栖运输的目标。
要继续探讨两栖运输目标的问题,见附件A,该部分列出了2008年4月海军陆战队关于这个问题的陈述。
尽管海军陆战队声称,只有包括11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在内的33艘两栖舰船组成的部队才能完全满足两栖运输目标需求,但是海军的313艘舰船发展计划中,只提出要建设一支包括10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在内的由31艘两栖舰船组成的部队。人们就此31艘舰船的目标展开了讨论。海军2008年2月在关于2009财年三十年造船计划的报告中透露,海军正在评估提高两栖运输能力到33艘舰船的可能选项,以满足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需求。这份报告还提出:
海军陆战队司令已经确定,海军陆战队最少需要33艘两栖舰船才能支持其攻击部队运输需求,具体来说,需要11艘具备航空能力的两栖舰船,11艘两栖船坞登陆舰和11艘船坞登陆舰。海军作战部长也支持海军陆战队司令的这个结论。
尽管海军计划的313艘舰船舰队中包括一支31艘两栖舰船的舰队,其中有10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但是海军2009财年的30年造船计划,如果执行的话,将使两栖部队拥有和维持32或者33艘舰船(数字在各个年份可能会有差别),其中包括9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这支32或者33艘舰船的部队将包括12艘现有的“惠德贝岛”级/“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级两栖舰,并要对现有的两栖舰船进行延长服役寿命的升级。
表格4中列出了海军陆战队基于2.0MEB的运输目标,由这支32或者33艘舰船的两栖部队得出的对两栖运输总量的计算。这个表格提出了五个不同层次的两栖运输。
在这个表格中,数字1.0意味着100%满足两个陆战队远征旅运送目标中那部分运送的需求;数字1.5意味着超出了两个陆战队远征旅运送目标中那部分运送的需求的50%;数字0.75意味着只能满足两个陆战队远征旅运送目标中那部分运送的需求的75%。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军陆战队计算的计划32艘或者33艘舰船的两栖部分将:
海军陆战队指出,由于这个计划不能满足车辆运输空间的需求,这意味着32艘或者33艘舰船的部队将不能运载2个完整的陆战队远征旅突击梯队。
尽管这个计划中33艘两栖舰船的组合和海军陆战队的需求有一些轻微的差别,但它所带来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我们考虑到了这样一点,所以计划退役的两栖舰船并没有进行拆解或者沉没作业,以便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动员(重新服役)的需要。现在退役舰船只由更新更好的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和LHA6两栖攻击舰所取代。海军在将这些新舰船整合到战斗部队中的同时,将在未来年度国防计划中在两栖船运方面保持33艘的需求。这样的线年年前,两栖舰船的缺口不会出现。
20世纪90年代,海军启运了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项目,建造新舰取代海军日益老化的奥斯汀级两栖舰,以及其它两艘已经从海军部队退役的更老旧的两栖舰。奥斯汀级两栖舰是在1965年到1971年间进入海军服役的。
承建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两大船厂分别是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附近的阿冯达尔(Avondale)船厂,以及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Pascagoula)附近的英格尔斯造船厂,这两大船厂都是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造船厂。
如表格5所示,第一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采购于1996财年,到2008财年为止,海军已经总共采购了9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截止2007财年末,首批三艘该级舰已经进入现役。
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项目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费用上涨、进度延迟和建造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个项目的早期阶段。该级舰的首舰的建造成本超过了70%,后续舰船也以比起初估计的更为高昂的成本建造而成。首舰的设计和建造进度推迟了大约两年的时间。首舰在建造方面的问题使该级舰在2001财年到2002财年间,出现了采购空白(如表格5所示)。该级舰的首舰和第二舰交付到海军手里的时候,是不完善的,是有很多建造问题,现在海军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如前所述,海军提出的2009财年预算并没有为建造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申请预算,而是为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收尾费用申请了1.032亿美元的预算。但是,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采购,在海军的2009财年无预算需求清单(URL)中是第二项,而是海军陆战队的无预算需求清单中是第一项。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2009 财年无预算需求清单指出,如果要在2009财年完全给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采购提供预算,那么将需要17亿美元。此外,还少国会提供作为其2008财年国防预算的一部分的先进采购预算5000万美元,这艘舰的总共预计采购费用将是17.5亿美元。
如果在2010财年预算发展程序中强调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海军将仍然可以利用还很“热”的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生产线,尽管其具有内在的缺点。但是,如果该项目在国防部内展开竞争,那么就不可能保证会得到拨款。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开始制定计划,考虑到2012年第9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LPD25)交付之后,生产线财年开始,海军将开始把与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生产设计相关的基础设施费用计算在内。此外,关停处理特种加工或者测试设备都需要收尾费用。
随着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造船厂寻求巩固船厂内部过渡性的基础设施,海军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随着上一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交付,2009财年总统的预算请求包括为项目收尾工作提供预算。
在评估海军造船计划之内,是否要采购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问题时,国会可能会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以下一些:
如果美国海军不能达到运送两个陆战队远征旅的两栖运送目标,那么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尝试将会有很大的作战风险。这会影响到美国军队在一些主要地区冲突中的有效选择,在这样的冲突中,美国的目标是击败陆上的重大的敌对的传统军队。这样可能的一个例子就是在朝鲜半岛可能会发生的冲突,这是一个在任何一天都可能发生的作战想定,如果它发生了,将对美国的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缺乏运送2.0 MEB AE的能力将降低美国海军使用两栖部队实施其它类型的作战行动的能力,而那些作战行动可能每天都会有。
减少一至两项其它的海军或国防部项目,以为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采购计划提供经费,可能会产生一些作战上的影响,但是要看这些影响和另外采购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带来的好处相比,值不值得。
如前所述,海军计划的32或者33艘的两栖舰队是以现有的两栖舰船服役寿命可以延长为前提的。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说舰船维护预算限制、发现舰船的状况有重大问题,海军不可以实现延长所有两栖舰船服役寿命的目标,那么现役的大多数的两栖舰船的数量,在未来将低于海军目标制定的计划中的数量,未来的两栖运输能力将低于表格4中所显示的能力。相反,如果海军在延长舰船服役寿命方面比现有计划做得更好,那么未来的两栖运输能力则要高于表格4显示的能力。
如前所述,2006年,海军陆战队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将两栖运送目标减少到2.0 MEB AE的计划,这是因为计划中的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中队可以提供将另外一个陆战队远征旅运送上岸的能力。如果由于预算限制或者其它因素,一些或者全部的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中队舰船得不到采购预算,那么联合两栖舰船/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中队的缺口将要比表格4中提出的两栖舰船数字大得多。
采购第10购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对船厂和参与到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建造的供应商来说,是一项额外的与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相前的工作。尽管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主要是由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下属的阿冯达尔船厂和英格尔斯造船厂承建的,但是类似于位于缅因州巴斯的通用动力的巴斯钢铁公司(GD/BIW)这样的造船厂,也可以建造它们。如果通过减少其它海军或者国防部采购项目来保障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采购的额外预算,那么就可以减轻参与到这些项目中的公司的工作量。2008年4月新闻报道这样说道: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造船厂的主管上个星期说到,如果国会批准建造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那么这将大大有助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海湾沿岸地区造船厂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从“卡特里娜”飓风灾难中恢复过来。
自从那次飓风袭击海湾沿岸地区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三年的时间。那次飓风破坏了公司位于密西西比州的帕斯卡古拉的英格尔斯造船厂,迫使这个造船厂的大量工人离开自己的家园。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造船方面的主管麦克·彼得斯(Mike Petters)在4月24日与《海军内情(Inside the Navy)》的一次简短的访问中,说到,到今天为止,这些工人还没有完全安顿好。
彼得斯还说,建造一艘额外的舰船对这些工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接下来24个月当中,只有依靠交付几艘舰船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继续下去。”“我所能见到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手头还有工作,还有舰船要交付,但是以后呢?”他还指出,公司为了提高工人在造船方面的能力,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如果未来几年一段停顿下来而不造船,对海军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来说都不是好事。
他说,“我的问题是,让我们考虑一下2011年和2012年该做什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下一代两栖船坞登陆的预算案非常感兴趣的原因,如果这个舰得到了建造预算,那么我们2011年或者2012就可以开工建造它了。”
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采购费用将受到采购时间的影响。如果第9艘舰船(该舰于2008财年采购)和第10艘船之间隔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么第10艘舰船的采购费用将上涨,这是由于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生产重新学习和重启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生产线月这样说到:
如果你考察一下我们的工业基地,考察一下生产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船厂,我可以肯定,你会希望第10艘舰船在2009财年采购,而不是到2010财年,这是因为那样会带来更多的风险,如果时间隔得太长,很明显我们要重启已经停顿颇久的生产线。
一些观察家已经建议,海军可以用基本型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船体作为基础,来建造其它的舰船,比如说海军已经计划好的联合指挥舰(海军希望在2012财年采购),海军用于计划取代LSD-41/49的下一代船坞登陆舰;或者一种基于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船体的炮火支援舰(这是国会预算局和战略和预算分析中心的罗伯特·沃克都建议建造的一种舰船)。建造这些舰船的支持者们可能会提出,保持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生产线开放,可以避免以后生产基本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船体的时候出现困难,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那些舰船的采购成本。
在评估海军陆战队应该确定怎样的两栖运送目标比较合适的时候,国会可能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对执行多种任务的两栖舰船的需求。举例来说,朝鲜半岛军事或者政治态势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在朝鲜半岛冲突想定中可能使用两栖舰船的需求;人口模式、气候模式、物价水平、外国政府的政策也会影响到未来实施灾难响应或者人道主义救助行动对两栖舰船的需求。
可以肯定地说,美国海军的两栖舰船需求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满足。比如说,得到其它美国部队的支援,或者得到盟国军事力量的支援。美国陆军拥有强力进入型的部队,比如说第82空降师,美国陆军和美国空军也有实质的后勤能力可以实施灾难响应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能力和两栖舰船的有限性,在美国各类部队之间是不一样。所以,根据军事或者地理上情况的变化,使用两栖舰船可能会是实施特定行动的首要选项或者唯一选项。然而,其它的美国部队有其自身的任务职责,不可能总是可以作为两栖舰的一种替代性力量。一些盟国的海军可能会拥有和美国海军两栖舰船一样的可以满足需求的两栖舰船。然而,这些海军所拥有的两栖舰船的数量是相对较少的,而且这些舰船的能力往往比不上美国海军两栖舰船。此外,外国两栖舰船不可能总是可以为美国利益有关的行动服务,它们可能正在维护当中,也可能在执行其它任务,也有可能盟国政府由于自身的原因不想让这些舰船为美国服务。即使外国两栖舰船可以用于执行某些任务,为美国服务,美国官员还是希望能够使用美国海军的两栖舰船,只有这样美国才能真正获得实施这些行动的政治上的好处。
如前所述,就像海军陆战队在2008年4月份所阐述的那样,在将每个陆战队远征旅突击梯队的舰船降到15艘的同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要同意承担一定的作战风险。在表格3中,如果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将17或者19艘作战两栖舰船用于每个陆战队远征旅,以减少行动风险,那么两栖部队舰船的总体数量目标要超过33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数量肯定在11艘之上。
在国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两栖运送目标,将使得用于其它海军或者国防部项目的预算会相应地减少。相反,降低两栖运送目标,将使得用于其它海军或者国防部项目的预算相应地增加。国防预算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在多种国防计划目标间进行权衡。
2008年10月,有新闻报道称,海军有一份称为《海军作战概念(NOC)》的文件草案,这份草案建议,为每个可部署两栖戒备大队(ARG)增加一艘两栖船坞登陆舰,以扩大两栖舰队的规模,如果这个建议被采购的话,并得以执行,那么现在两栖部队的规模就会扩大,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数量也会增多。有着这份《海军作战概念》文件草案新闻报告这样说到:
这份文件草案中提到的部队结构数据舰队(The Force Structure Data Sheet)是由该文件草案所提出的需求有关的,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谈到,比如说:
——运送一个陆战队远征队(MEU)的理想化的两栖戒备大队(ARG)应该配备4艘舰船:1艘大甲板攻击舰 (LHA 或者LHD),1艘船坞登陆舰(LSD)以及2艘两栖运输船坞舰(LPD),而其中一艘具备先进的指挥控制能力。过去十年中,海军都只配备了3艘舰船,这是一个扩展。由4艘舰船组成的两栖戒备大队可以通过一个分中两部分的两栖戒备大队/陆战队远征队来支援分散的行动,可以提供更多分散和可以携载陆战队员的平台,可以让更小的、分散和单位登上舰船。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两栖舰船需求应该从现有的32艘提高到36艘。这份文件指出,使用两栖舰船支援特种作战部队和水雷战部队也会将需求推高到36艘。
——如果要使用两栖舰船支援5个全球舰队基地站的站点的话,那么所需的两栖舰船的数量会更高。因为这需要任何时候都要有两艘此类舰船进行部署执行全球舰队基地站任务,而该类舰船的10%还要处于维护状态,所有两舰舰船可能总共需要42艘。
国会在2009财年可能与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采购有关的选项包括以下这些,但是不仅限于此,而且其中一些是相互联结的:
2、在2009财年提供另一个增量先进采购预算,以便可以在2009财年以后某年支持采购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
3、在2009财年通过部分预算(比如说增量预算)的方式为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安排预算。并将该艘舰船采购的剩下费用安排到2009财年一到两年之后。
4、在2009财年为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采购安排全部预算。
5、为了在2009财年之后的一个财年采购第11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要在2009财年提供一个先期采购的初始增量预算。
6、以部分预算(比如说增量预算)的方式在2009财年采购第10艘和第11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将在剩下的舰船采购费用安排在2009财年一两年之后。
7、以完全预算的方式在2009财年采购第10艘和第11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
国会在2009财年与两栖运送目标相关的可能选项包括以下,但是不仅限于此,其中一些是相互关联的:
3、要求海军、海军陆战队、政府审计局(GAO)或者其它结构就两栖运输目标问题进行一项研究;
4、确立一个不同的目标,可能修正Title 10 of the U.S. Code,然后命令海军部为这个新的目标制定计划和编列预算。
众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在其2008年5月16日发布的报告(H.Rept. 110-652)中建议,在2009财年总共拨付18亿美元用于采购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这一数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海军原先申请的1.032亿美元的项目收尾费用转换成了采购预算,一是采购一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预算16.968亿美元。这份报告指出:武装力量委员会并不同意递交的未来年度防务计划和预算申请,有好几个原因,其中包括“在建造了9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之后取消该计划”这一点。这份报告称:“委员会希望2010财年提交的预算案中包括第11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预算申请。”该报告还指出:
委员会希望海军能够在开始新的计划打造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中队之前,解决水面作战舰、两栖作战以及潜艇作战部队的能力问题。委员会支持用一支小型船队来打造一个海上基地的需求,无论是岸上的作战行动还是非作战行动都可以从这里发起。然而,委员会并不能确定,海上基地是否应该由非作战船只(比如说已计划的海上预置部队航空舰船以及海上预置部队登陆平台舰船)组成。委员会命令海军部长和海军作战部长以及海军陆战队司令一起,在60天之内,这个法案制定之后,就必需的海上两栖部队的组成向国会防务委员会做出报告。依靠这支两栖部队,海军可以从一个海上基地,以一支由两个陆战队远征旅组成的部队发起作战行动。
委员会指出,国防部每年承担了很多的人道主义救援和灾害响应任务。委员会也非常了解,在由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联合发布的《21世纪海上力量的合作战略》文件中提出的新的海上战略中,人道主义救援和灾难响应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份战略文件明确提出:阻止战争和赢得战争一样重要,现有的战略将需有全球分布式的、任务裁剪的海上力量组合。所以委员会命令国防部长就满足新的海上战略中描述的人道主义救援和灾难响应任务所必要的现有的和计划的人员和装备需求进行一次广泛的评估。委员会还进一步命令国防部长对现在执行这些任务的海军舰船进行评估,评估它们现有和未来的有效性,并对可能基于(但不仅限于)海军的T-KAE干货船船体和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船体而建造的新的人道主义救援平台的优势进行分析。委员会还命令海军部长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进行协商,就这些评估准备一份报告,交于2009年4月1日提交到国会防务委员会。这份报告可以包括国防部长对于这份海上战略文件同国家军事战略、四年防务评估之间的一致性的看法,并与其它相关的战略文件进行比较。
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在基2008年5月12日发布的报告 (S.Rept. 110-335)中,建议为在2010财年采购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拨付总额为2.732亿美元的先期采购预算。这个数字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海军申请的1.032亿美元的项目收尾费用转换成了先期采购预算,一是另外的1.7亿美元的先期采购预算。
为了替换一份会议报告,有一份S.3001的折衷版,与之相随的还有一份联合叙述式决算表。S.3001的第4部分指出,“这份联合叙述式决算表,尽管它是只是一份委员会讨论会的联合预算式决算表,但是它会和执法该法案有同样的效果。”这份叙述式决算表建立编列6亿美元作为另外两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先期采购费用(比如说计划中的第10艘和第11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这6亿美元包括,将海军申请的1.032亿美元的项目收尾费用转换成先期采购预算,以及另外4.968亿美元的先期采购预算。这份联合叙述式决算表指出,该法案将拨款6亿美元用于先期采购,扩大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两栖舰船的采购计划至11艘。海军陆战队认为该级舰船建造第10艘和第11艘对未来的远征部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并没有就2009财年国防拨款法案提出一份报告。2008年7月30日,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下属防务小组委员会主席,众议员约翰·穆萨(John Murtha)发布了一份新闻稿,概述了同一天小组委员会预算增加清单。这份新闻稿指出:预算增加部分,包括重要分配造船预算,为采购另一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提供16亿美元的经费。
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并没有就2009财年国防拨款法案提出一份报告。2008年9月10日,该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新闻稿,概念了其防务小组委员会的预算增加清单。这份新闻稿指出,为先期采购LPD-26(比如说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增加2.73亿美元的经费。
为了替换一份会议报告,有一份2009财年国防拨款法案的折衷版,这份折衷版被整合到2008年9月30日的H.R. 2638/P.L. 110-329的C部分中去,与之相随的还有一份联合叙述式决算表。H.R. 2638/P.L. 110-329的第4部分指出,“这份联合叙述式决算表,尽管它是只是一份委员会讨论会的联合预算式决算表,但是它会和分配预算和执行该法案有同样的效果。”该法案将于2009财年提供9.332亿美元用于第10艘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先期采购预算。这笔预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海军申请的1.032亿美元的项目收尾费用转换成采购预算,此外就是8.3亿美元的先期采购预算。
该船的采购将采取分离式预算的方式(比如说两年增量预算),舰船剩下的费用将在2010财年提供。这份叙述式决算表指出:
该法案提LPD-26采购的第一年分离式预算提供9.33亿美元的经费。海军被要求在2010财年为剩下的资金需求编列预算。